我现在叫“希洛”:上海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
日期:2017/1/5 15:27:41 来源: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
51岁的洛桑最近修改了微信名:“我现在叫‘希洛’,在藏语里是死而复生的意思。上海中山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。”3年多前,洛桑被查出肝硬化,起初没当回事的他却很快因为胃出血进了日喀则当地医院:“2013年底,消化道大出血,差点就走了。”想起当时的情景,他仍然心有余悸,“医生告诉我,没有更好的办法了。说实在的,挺绝望的。”
上海援藏干部、日喀则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沈辉听说了这事,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,他认为洛桑的病情除了对症治疗,也许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,决定帮藏族兄弟一把,于是联系了“娘家”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。介入治疗科主任医师颜志平了解情况后果断表示:“来中山试试吧,我们应该有办法!”这重新点燃了洛桑生的希望,2014年国庆期间,因为病情不能乘坐飞机,他在儿子的陪护下,经过两天两夜的火车颠簸来到上海。让洛桑和家人感动的是,一下火车,已经有“专车”等候:中山医院联系好了救护车,从踏上上海土地的那一刻起,他已经在医生们的照料之中。
颜志平带领中山介入团队,仔细查看了病人情况,经过认真的病例讨论,决定行TIPS(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)+胃冠状静脉栓塞术:微穿刺右颈静脉成功后,以导丝配合导管,通过造影明确位置,一步步“经过”肝右静脉——门静脉右支——脾静脉——胃冠状静脉,于肝静脉-门静脉穿刺道置入支架。支架置入成功后,门静脉压力瞬降1/4!术后洛桑恢复得很快,用他的话来说:“一天比一天轻松!”
如今,刚来沪做完第三次复查的洛桑感觉已经完全康复,高兴地说“想吃啥就吃啥”,但紧接着又补充道:“但还是要注意,医生护士们叮嘱了很多注意事项,我都记下来了。我信任上海的医生护士,非常感谢他们。从日喀则到上海看病,这在以前真的是不敢想的事情。”洛桑感叹上海援藏为日喀则带来的真切变化,“我们都是受益者。20年来,上海来的兄弟姐妹们和我们一起建设家乡。”
为了让藏族同胞享受到最好的医疗卫生服务,上海的援藏干部不仅为藏族同胞们建立了来沪就医的“生命通道”,更秉承着“授之以渔”的宗旨,通过培训学习、远程会诊等多种方式,让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在雪域高原上生根发芽,打造拥有“上海技术”的日喀则本土技术团队。沈辉在日喀则人民医院的藏族同事曾真挚地表达自己的感动和感谢:“藏族与汉族的感情,就如同太阳照着月亮,月亮绕着太阳,谁也离不开谁。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,这就是汉藏手足情!”